位),姬姓,名息姑,谥隐,鲁国第十四代国君,鲁惠公之子,生母为鲁惠公继室声子。后惠公以宋女仲子为夫人,生世子允(鲁桓公)。鲁惠公去世时,允尚年幼,国人拥立息姑摄政,《春秋》记事始于隐公即位。
他在位期间曾与宋、齐、郑等国会盟;与齐、郑伐宋、伐许,皆胜;与郑国交换土地,以许田交换郑祭祀泰山的祊邑,标志着土地归周天子所有的制度开始瓦解,实际掌握政治权力的人不再是周天子而是诸侯,所谓“政在诸侯”。
隐公十一年,公子翚向隐公建议杀掉公子允被拒绝,遂转而和允密谋杀害了隐公。
元年
【经】元年 [1] ,春,王正月 [2] 。
【传】虽无事,必举正月,谨始,葬宋平公。
经 夏,四月,丁巳,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。
传 何为名之?夷狄之君诱中国之君,故谨而名之也。称时称月称日称地,谨之也。
经 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。
经 五月,甲申,夫人归氏薨。
经 大蒐于比蒲。
经 仲孙貜会邾子,盟于祲祥。
经 秋,季孙意如会晋韩起、齐国弱、宋华亥、卫北宫佗、郑罕虎、曹人、杞人于厥慭。
经 九月,己亥,葬我小君齐归。
经 冬,十有一月,丁酉,楚师灭蔡,执蔡世子友以归,用之。
传 此子也。其曰世子何也?不与楚杀也。一事注乎志,所以恶楚子也。
昭公十二年
(公元前五百三十年)
经 十有二年。○解云:谓宋殇公不免死,鲁庄公不免乱。
孔父正色而立於朝,则人莫敢过而致难於其君者,孔父可谓义形於色矣。(内有其义而外形见於颜色,孔子曰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”是也。重道义形於色者,君子乐道人之善。言及者,使上及其君,若附大国以名通,明当封为附庸,不绝其祀,所以重社稷之臣也。督不氏者,起冯当国。不举冯弑为重者,缪公废子而反国,得正,故为之讳也。不得为让者,死乃反之,非所以全其让意也。○难,乃旦反。严,鱼检反,本又作“俨”。重,直用反。故为,于伪反,传“为隐讳”,下注“不为讳”、“为後”同。) 【疏】注“督不”至“讳也”。○解云:《春秋》之内,当国不氏者,无知、州吁之属
内容优质,资源真实,很棒!
2021-08-01 下午6:06